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天子诏书在手,诸侯联军迅速集结,不过半月已陆续抵达虎牢关下。
荀彧本来满心欢喜地带着刘辨准备建功立业,赶到虎牢关一看,刘协没有来,还是袁绍当的主帅,只气得闭门不出。
刘辨没有气。而且他知道荀彧气的是郭嘉。
从郭嘉不断撺掇刘辨同荀彧讲和时开始,刘辨就知道郭嘉肯定埋伏了后招。
果不其然,荀家的诏书前脚刚用八百里急递送出,郭嘉后脚就找人中途拦截了去。事后再伪书一份,直送袁绍手里。荀彧以为计策得手,兴高采烈地备军赴战,到头来发现替他人做了嫁衣。
大军齐临,单方面退兵只会被看作洛阳逆贼同伙。荀彧担不起这个责任。他手里虽有玉玺,荀家的高风亮节却不容许他矫诏另立主帅。郭嘉就是吃准这两点,把荀彧吃得死死的。
荀彧无奈,只好边驻军边生气,躲在帐内谢绝一切访客。
刘辨劝郭嘉:“你去哄哄他。”
“不哄。”郭嘉袖子一甩,“我要生气他也不哄我。”
“你们怎么这样?多伤感情。”
“我要去可怜他,那才叫伤感情。”
颍川文人的习性刘辨着实不懂。所以他也不要跟文人们厮混。他比较喜欢子龙。
“对了,赵云呢?说好的虎牢关能见到子龙的呢?”
郭嘉也只能算个大概。反正赵云会来,但具体哪一天能到,可就不是计算范围之内的事情了。
议论间听得有人入帐:“小将军可是要寻常山赵子龙?”
刘辨在许县是地方霸主,可几千人的军队放在一干刺史、将军眼里,不外乎还是杂牌部队。像刘辨这些品级的地头蛇,只能同其他地头蛇呆一块。连议事营帐都得与旁人共用。
刘辨清晨方到,初来不久,尚未见过同帐主将。但见他大耳朵长臂猿,身后还跟着黑脸红脸两个彪形大汉,大胆猜测:“你是刘皇叔?”
刘辨又忘了。刘备被认作皇叔,还是他弟弟刘协登基以后的事情。
刘备吓得手中竹简落地:“我哪里是什么皇叔,小将军莫要乱说。”
“你依辈分就是皇叔嘛。族谱里能查到的。”
刘备面上惶恐,心里边实则蹦上九天。
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只是庶子,他的后代也只能算汉室小宗。刘备跟刘胜之间又隔着好几代,早不知疏远到了哪里去。
是以平日刘备报出宗室,多半人不怎么搭理他,更没人拿他同皇帝论辈分。他乡偶遇个陌生人,非但听说他的名字,还认认真真给他查了族谱,说是知己也不为过了。
刘备整了衣袖和头冠,恭敬地拜道:“不知小将军哪方人氏?”
“我啊,我叫刘中山。也是中山靖王之后。嗯,族谱不一定能查到我。”
刘中山这名字还是荀彧帮忙起的。
刘备特会做人。别人抬举你,你也要抬举别人,一点鄙视的神色都没有,反而安慰道:“先祖频频迁徙,族谱漏记几人也未可得知。他日有幸回得宗祠,备一定着人修缮。”
两人商业互吹半天,直吹得郭嘉都不耐烦,呼道:“我说刘中山啊,你是来打仗还是来聊天啊?”
郭嘉自不敢这么呼刘辨,呼的自然是刘备了。
刘备心思敏锐,瞧出那儒生对自己态度不好,但他一生素遭白眼,权且都忍在肚里,脸上总归言笑晏晏,又冲郭嘉一拜:“先生怎么称呼?”
刘辨唠嗑意犹未尽,抢着介绍:“郭嘉,郭奉孝,大汉第一谋士。”
这下可好,刘备又给郭嘉一顿猛吹。郭嘉被迫上了互吹的贼船,不得已只好跟着说几句夸人的话。
跟在刘备身后的关羽提醒道:“大哥莫忘了子龙交待之事。”
刘备点头,这才结束互吹会的话题,对郭嘉道:“郭先生可识得子龙?他叫我给郭先生带个口信。”
郭嘉笑道:“子龙愿叫玄德兄传信,可见他对你信任有加。但说无妨。”
“子龙正在幽州刺史公孙瓒帐下效力。近来公孙兄军中有异,子龙怕一时半会脱不得身。”
刘备说得不错。十八路诸侯本来相约齐攻洛阳,唯独公孙一路按兵不动。想来定是有变数。
郭嘉听罢略微诧异:“子龙怎会去了公孙瓒帐下?”
郭嘉原本没安排赵云去联络公孙瓒。一则公孙瓒地处东北,山长路远。二则此人刚愎自用,对幽州一带的文人雅士打压颇多。郭嘉不想与公孙瓒谋事。
为什么赵云要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下一本治愈小甜饼穿成残疾真少爷的恶毒原配求收藏文案在下面!另一本专栏预收星际爽文我靠魔法在星际爆红了直播也求个收藏呀!本文文案江家独子江潋失踪数月后自己找回了家,没想到家中却多出来个失...
我这一生,不问前尘,不求来世,只轰轰烈烈,快意恩仇,败尽各族英杰,傲笑六道神魔! 万年之后,大劫再启,如来金身,元始道体,孰强孰弱,如来神掌,截天七式,...
刚嫁到沈家的江晚晚,只觉得沈寒浑身带刺不可理喻!ampampbrampampgt 就好像那天晚上一样粗鲁。ampampbrampampgt 新婚之夜,身为新娘的她居然被赶出房间,在过道里睡了一夜!ampampbrampampgt 下贱残花败柳刚离婚就急着嫁人?沈...
这是一个顺天改命的故事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小人物,成为霸气侧漏的大佬的故事也是自助者得天助,自强者掌握命运的故事。灵皇出行,群强避退我陈长青只求一日兴酣抚手摇五岳,剑落啸寒乾元界!总的来说,智...
我真的不记仇哟,因为我有仇现在报,有仇自己报!不必等来世,无需假手于人!所以,瞧,我真的不记仇呢~...
109号请假不更新了哈。他以枷锁缚她,只为将从前的账一笔一笔讨还回来。(加长版)永昌二十年,林苑成婚的第五年,镇南王反了。镇南王世子晋滁为叛军主帅,率百万大军一路北上,直逼京师。同年,京师破,天子亡,镇南王登基,改元建武。建武二年,太子爷频繁出入教坊司,每次会在同一个房间待上一两个时辰不等,之后面色如常的整冠而出。他走后,就有奴仆小心进来,收拾房内的一片狼藉,也喂房内的人吃药。时间久了,有些心软的奴仆会可怜那房里的女人。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长平侯嫡女,那个曾经那般清贵的御史夫人。如今,沦落成这般地步。若有知情之人在场,或许会叹上一句若她当日死在城破那日,太子爷或许还会念及她几分好,偏她如今活生生站这,这便无疑就成了太子爷的肉中刺。晋滁后来一日酒醉失言,谓左右人道昔年,没夜闯她洞房花烛夜,已是对她最大的仁慈。(一如既往的配方,强取豪夺文。看文案应该能看出此篇文的路数了,觉得不适的就绕路吧。此男主,比此系列的那两篇更疯。慎入。)...